2010/11/27 16:10:00 浏览:1292 来源:成都家教网
每年高考发榜后,部分考生会因为成绩而出现情绪异常、拒绝和别人交流、暴躁等应激性心理障碍。如果出现以下六类征兆,建议家长尽快和心理咨询机构联系,帮助孩子调整状态,以免造成更大的心理创伤。
征兆1: 考分失意,自我封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见人,拒绝交流,抑郁严重。
征兆2: 考得出乎意料地好,情绪过度亢奋,坐立难安,老想出去狂欢,自我放纵。
征兆3: 成绩不如意无故发火,不断与父母争吵。如果吵急了,甚至说出“我要去死”、“死了算了”、“我不想活了”之类的话语。
征兆4: 强迫言行。知道成绩后反复嘟囔 “不知道能不能上二本”,经常重复做一件事。有的考生无法接受成绩,把上学的书全撕碎了,还不断重复“不可能考这么差”之类的话。
征兆5: 噩梦连连,一些考生白天看不出言行的异常,但睡眠质量变差,晚上要么失眠,要么噩梦连连,梦中还有哭闹的话语。
征兆6: 失去人生目标,茫然而深陷网瘾。
专家说法
心潮心理咨询中心首席督导顾恺颉说,考生在发榜后出现大喜大悲是常见的情况,关键是要有度,是否会持续。失意者可以郁闷、可以自责,但不要妄自菲薄。建议通过较为健康的途径宣泄。
高考只是选拔性考试,有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它并不能全面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智力,只不过这一次考试没有考好罢了,可以选择重来,也可以选择通过另外的道路获得成功。如果考生失利,家长应该尽快帮助孩子做好下一步的打算,到底是复读还是重新适应分数带来的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