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教资讯 成都

教育孩子,我们该做些什么?

2012/12/11 8:48:00 浏览:2057 来源:成都家教网

 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面对我国3.67亿未成年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出思考,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工程中,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怎样做才有效。近日,呼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召集社会各界有关人士进行了座谈。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只有道德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我们的社会才能协调发展。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岳清认为,维系整个民族传统美德的力量首先应该是道德的力量,所以以道德的力量维系中国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李岳清说,“今天加强对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将是非常深远的。将来最终受益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文革”以后,我们对“私德”的教育做得很不够,尊老爱幼、遵守规则,“仁、义、礼、智、信”等等对个人传统道德的教育尤为不足。李岳清认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具体,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千万不能太宏观、太抽象。我们的传统教育总是把未成年人当成被塑造的对象,为孩子们灌输一些很高深、抽象的概念,这让儿童难以理解,尤其是无法把这种概念与具体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讲爱国主义就应该具体到,我们的国旗一定要鲜艳整洁,升国旗时一定要肃然起敬等。未成年人只有知道怎么做了,才会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李岳清建议,有关部门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要制定出一些小的、具体的要求,比如:包括家长在内进入校园内禁上吸烟;教育孩子诚实守信说到做到;遵守规则等等。一个未成年人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会终生受益,所以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
   不能只搞知识型的教育而忽视一个道德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养成
   其实,当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于教育和成人社会。首先,教育的智育至上和功利倾向,具体表现为分数和升学率的刚性为特征的应试模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未成年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同时却又萎缩了未成年人的情感陶冶和精神追求。“在升学率这一标准的指挥下,学校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升学率成为硬任务,道德教育成了软任务。”呼市蒙古族学校校长阿布日固希望能加强德育方面的投入。他以呼市蒙古族学校为例,近几年学校在教学方面的投入都有所增加,而在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却较少,由于缺少经费,图书馆里都是过时的图书,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呼市第十四中学书记郝应元则大声呼吁媒体,以后不要再炒作“高考状元”了,这样很容易误导学校和家长,今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媒体都应该切实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应多宣传那些道德品质好、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学生典型,逐步形成全社会崇尚良好品行的社会氛围,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纯净健康的成长环境。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加快,我市教育结构布局显得有些不合理。目前我市缺少具有一定专长的职业劳动者,但职业学校招生却不乐观。有些学生本应该接受职业教育,但由于家长爱面子或望子成龙等心态,非要求孩子上普通中学,使一些本应上职业学校的孩子也涌入普通中学,这样既浪费教育资源,同时对这些学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呼市三职中专党支书记吴润林希望家长和社会在孩子教育方面一定要摆正心态,他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他希望人大及各有关部门要对呼市地区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
   教育未成年人,首先要治好部分成年人的“病”
   “过去几年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种怪现象,‘5+2=0’,学校正规教育5天,孩子在家休息2天后,学校进行的正规教育便等于了零。”
 呼市三职中专党支书记吴润林不无感慨地说。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岳清也认为,我们的很多大、中、小学生,在德育方面不见得比一些成年人差。而成人社会的状态,尤其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的素养和取向,并没有给未成年人提供完全良好的示范和仿效。就此,可以认为未成年人道德困惑形成和解决的关键正在于成人社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呼市回民区第五幼儿园园长闫萍讲了这样一种现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互助、合作、分享、谦让,而一些家长却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比如孩子的座位问题,幼儿园安排孩子每个座位轮着坐,而一些家长却为孩子占座位,“第一排位置好,我的孩子就要坐在这里。”闫萍说,孩子们还在互相谦让,家长却不这样做。
   怎样让家长具备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据了解,现在国外提倡亲职教育,做父母的,必须参加家长资格培训,而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时却是脱节的。“教育不是单向的,要让家长、学生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4  成都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11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