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教资讯 成都

如何应用迁移理论辅导孩子阅读

2011/6/6 9:15:00 浏览:760 来源:成都家教网

 自从有了学习活动,学习的迁移现象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在理论界,由早期的“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相同元素说”到布鲁纳的关于特殊迁移、一般迁移的划分,直到20世纪90年代安德森的“元素分析”等理论,可以说,这一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理论界的极大关注,而这一关注,又促进了迁移理论的研究日趋完善。在这其中,那些能够真正有效地实施到辅导中去,使孩子得益的理论自然会受到一线家长的格外关注。在学习了迁移理论的各派思想后,通过比较鉴别,对如下理论很感兴趣,如果提取其中现实可用的部分,结合实践,运用到辅导中,能较好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贾德的概括化理论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如果孩子能在理论的高度把握理解实际情况,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去迅速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这一理论指出行为中概括的能力对知识迁移有影响,实际上,也给我们这样的提示:如果在辅导中注意对孩子概括能力和思想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布鲁纳将迁移分为两类: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前者是由任务的相似而引发的迁移,多停留在具体的事物上;后者则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更具广泛性。布鲁纳的这一分类给家长这样的启示:在辅导中,如何运用特殊迁移,使孩子比较容易地掌握那些具有相似点的事物和知识;如何更有效地运用一般迁移。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所以,“为迁移而教”在语文辅导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会了斧头的用法,可以用它劈柴、砍树;我们掌握了剪刀的用法,则可以用它剪纸、剪布。不但会用普通的剪刀,还会用理发剪、手术剪、缝纫剪甚至钢剪。这其中的斧头剪刀,作为工具为我们所用,而它们的用途也因人的智慧而显得多样和随机。语文辅导,自然要复杂得多,但就它的工具性而言,正如同手中的剪和斧。

  怎样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语文这个工具,怎样使孩子将在辅导课上学的知识、思维方法真正运用于未来的社会生活,这是家长需要考虑的。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说的:教育最主要的理想也许就是预期。如果孩子不是随着他们的修业经历而逐渐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孩子能够记住课本中大部分课文却不能很好地读报和写作,那么,花费在教育上的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也就都浪费了。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辅导中,注意运用迁移理论,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家长的影响,学会如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辅导境界: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有时希望这种迁移能够自觉地发生,但这实际上根本没有可靠的保证。家长的工作就是要在辅导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迁移理论,从而也能让孩子在若干年的学习中,尽可能提高学习迁移的能力。

  根据贾德的概括化理论,在语文辅导中培养孩子的概括、思维能力,“概括”有小范围也有大范围。对这一段文字内容的概括属于小范围的概括,对培养孩子抓住重点,组织语言是有益的。这种训练可以通过“概括段落大意”给文段加“小标题”等形式进行。而在不同的材料中概括相同因素的训练,则需要孩子通过比较、鉴别、总结、提炼等一系列活动,才能得出结论。这种较大范围的概括训练,可以使孩子在表象不同的情况下,寻找相同因素。家长在进行这一方面训练的时候,要注意年龄的差异,选择材料要有所不同。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可以选择较易识别的不同材料,材料之间的相关(相似)因素尽量明显。如在教授孩子古诗的时候,关于格律诗的形式,可以将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各举例若干,让孩子根据四种诗体的不同形式概括出“七言”、“五言”、“律诗”、“绝句”的概念。

  孩子上了高中,在已有的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应向更深处发展。可以让他们概括那些拥有共同本质的不同材料。这种概括更加抽象,更具有普遍意义。在教授了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药》和《孔乙己》之后,可以让孩子概括三篇小说的共同之处。尽管三篇小说的主人公、故事情节大不相同,但孩子通过思考仍可得到这样的结论:三篇小说都反映了旧中国由愚昧导致的人性的冷漠,都有一种压抑的沉重气氛。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透过表象深入到本质。这种能力,不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是必需的,在孩子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该有理由相信,是可以促进孩子对事物相关性的敏感反应的。
  
  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辅导的重要一环。语文辅导的工具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正是以训练和培养思维能力为主的一门学科。教会孩子学会思考的方法,就成了“工具中的工具”。

  语文辅导怎样训练孩子的思维?关键要让不会思考的孩子会思、爱思。在辅导过程中,要根据辅导的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孩子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这个拧发条的过程,就是辅导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孩子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反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孩子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挑起“矛盾”设置疑点是引发孩子思考的关键。让孩子在思想上碰壁,然后才会积极思考,追根求源。逢事问个为什么,不止适用于课堂,也同样是生活的智慧,那些善于问为什么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生活的秘密。

  根据布鲁纳对迁移的分类,在语文辅导中,运用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特殊迁移,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在语文辅导中,有许多地方可以利用特殊迁移进行辅导。比如识字。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家长教了这方面的知识,并举了“泥”和“泳”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形旁“氵”和声旁“尼”和“永”分别组成“泥”和“泳”二字,读“ní”和“yǒng”,我们就可以通过这种形声字所具有的相似点,推知“沼”“沫”“涞”等字的结构和读音。

  在教授语法知识的时候,孩子学习了词的结构,根据词中语素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并列”“主谓”“动宾”“动补”等类。以并列式为例,可举“声音”“开关”“波浪”“窗户”等为例。这些词是由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语素构成。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在教授词组的分类时,便可以利用特殊迁移,如“联合词组”与“并列式”的词很相似,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构成,像“快乐兴奋”“书报杂志”“表扬和批评”等。其中迁移还可以更远地运用到单句的成分分析上。由于有了这种特殊迁移,孩子对于具体的对象有可依凭的回忆和联想,掌握起来自然容易多了。

  可见,特殊迁移在语文辅导的某些环节上是有优势的。布鲁纳更关心的是一般迁移。因为掌握科学的基本结构和领会基本原理、概念才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在辅导中,体现一般迁移的部分,重点应该是写作。如果运用特殊迁移,孩子可以根据课文摹仿写出所要求的文章,但这毕竟是一对一的训练。这时就需要家长为孩子解释写作的目的和原理性知识。“我手写我心”,用心去写作。让孩子打开心胸,抒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所听,所想,也许开始时比较幼稚,笨拙,但从长远看来,孩子有了这样一种基本的指导思想,比单纯地摹写要进步多了。

  谈了很多关于家长在辅导中注意的问题,还有一点想要说一下,在辅导过程中,即使家长口吐莲花,手舞彩练,若没有孩子的积极配合,一切都无从实现。在“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这一课题下,孩子的因素是必须考虑在内的,如何使孩子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有愉快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实现学习迁移的重要条件。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孩子掌握知识的意图”。所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辅导实践中不断探讨的问题,让孩子在愉快的心境下学习,在无精神压力的心境下掌握知识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如何把课上得像磁石,牢牢吸引孩子呢?方法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内容要新鲜,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中孩子的好奇心理,不断变化的辅导内容和辅导方法,可以保持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果这种愉快的心境能够迁移到其他学科,那就更有效果了。“你可以把一匹马领到水边,却不能强迫它喝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他有自身的特殊性??智力、年龄、认知结构、学习态度等等。“为迁移而教”只有在孩子乐于学习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5  成都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11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