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26 9:52:00 浏览:748 来源:成都家教网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通过交往互动,才能得到发展。分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司基曾经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处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教学中,民主平等,互相合作,尊重信任,共同参与的师生、生生关系,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阶段,同伴对他们的影响有时甚至超出老师父母对他的影响。一个小组内的同学之间很少拘束,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平等的,他们的思维能任意驰骋,一个人的想法可以变为多个人的想法,还可以启迪别人想出不同的方法,每个人充分施展了能力,这样可以从多个方法选出最好的方法,小组内的互助合作发挥出了最大的效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难度都不大,因此完全可以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可以分好工,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由于有权决定学自己爱学的、能学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孩子们都能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同书上的内容结合起来,学得有滋有味,讲得绘声绘色,演的声情并茂,真正找到了“我是学习的主人”感觉,效果比教师讲解分析要好得多。
合作学习给了学生自主权,并不等于不管不说,让学生放任自流,做什么都可以。学生毕竟年龄还小,面对合作内容有时会无所适从,在讨论合作上就会盲目无序,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很多家长会担心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不是抹杀了孩子学习的独立性,其实不然,因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学习之外的能力与技能,和使得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灵活地对待每一次考验。而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真正的学习主体还是学生本人。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每个孩子都能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另外,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反馈评价,能够更好的激励孩子积极合作,共同进步。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如今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多数的引入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怎么样”。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应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小组合作中,也难免回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如成绩好的同学高高在上,不理会中下游的同学;中下游的同学不接受好的同学的监管与帮助等等。那怎样才能使每个组员都珍惜小组的荣誉,团结合作,努力为小组争光呢?这里团体合作学习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它有着一套完善的奖励制度,内设“认真倾听、默契合作、感情朗读、大胆创新、勤于思考、精彩表演”等多种评价,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
总之,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潜能得以充分挖掘,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