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1 11:28:00 浏览:645 来源:成都家教网
目前,很多父母利用孩子的学习之余把孩子送到课外辅导班,认为这样就可以比其他孩子学的更多更好,能优先于其他的孩子。其实不然,这还要看这种辅导班的开办形式,而现今最有效的辅导小班形式当属团体合作学习。与传统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是教师在创造环境的情况下由学生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和扩展知识的过程,对于改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教学相长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团体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先来看看传统学习模式的弊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首先认为教学活动是把教师的知识转移给学生。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教师拥有那些供学生记忆和回想的专业知识。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是知识的容器,在特定的情景下再现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比喻,学生与教师被看作是“教育机器”中可以任意替换的部件,教学中不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模式中学生被分成不同的类型,老师按分数将学生评定为不同的等级,并将其区别对待。最后,这种教学模式保持着一种竞争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得到比其他同学更好的成绩,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胜过他的同事;并且认为任何有专业知识的人不经培训就可胜任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观上仍然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更多地注重智力和技能目标的达成。目前我们的教学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至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则始终未能受到重视,因而教学中少有或根本没有多向型的互动方式;在课堂授课的绝对优势下。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带有浓厚的竞争色彩,学生都视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每个人都想胜过他人。可以看出,在这种教育形式下,怎么能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呢,学生的综合素质怎么能得到提高呢,这样得到的只能是一种人格的不健全。
真正能够得到突破的教育模式还是团体合作学习,首先它可以使合作学习的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学习,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同时更能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目前的青少年孩子关注的较多的是归属(友谊)、影响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而这些因素在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很到的发展。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或精制,而精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即是向他人解释材料。
那么,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有哪些特殊优势呢?
在个体性的学习中,学习属于个人的单打独斗,每个人都是单独的,学生靠自己的学习来完成那些与其他同学不相干的学习目标。在此情况下学生单独学习,为自己的成功奋斗,他们的行为利己不损人,庆贺自己的成功,奖赏资源不受限制。而建立个体与伙伴或与教师的融洽关系,可以激励学生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习越困难,越复杂,就越需要学生间的这种人际关系来提供社会支持。
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学生间的交流会变得最少,所交流的世界是被误导的、虚假的信息。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也减少了,并且人们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在作弊。同学和教师之间互不尊重,互不交流,因此竞争与个体化的学习情境阻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才能的发展。因为这种情况将学生孤立起来,并且在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建立了消极关系,因此,学生必须将同学与教师视为合作者,而不是自己学术和个人成功的障碍。所以,团体合作学习的任务是构建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一起合作学习,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收获。因为,在合作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可以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越多,他们越能提高合作技能,从中获益越大。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情况只有在合作的情形下才会有好的效果。许多资料也表明,合作学习比竞争学习和个体学习能产生更大的成功、更积极的关系和更好的心理调节。
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学一般被认为是由学生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和扩展知识,教师创造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学生们通过现存的认知结构从学到的内容中获得新的知识,把它保留在长期记忆中,并保持一种开放状态,进一步加工或重组。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通过激活现存的认知结构或构建新的结构来接受知识。
教师们必须能够和学生建立积极的关系,并且创造环境使学生间建立互相关心、互相信任的关系。因为,教育是学生间的人际交流,也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人际交流。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它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籍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复合活动,它不仅重视师生之间互动,而且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它对生生互动的创造性运用。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地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
至于一些观点认为在个体学习环境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将不会获益,这种观念的变形是“天才的学生喜欢独立学习”,大量的研究证据否定了这种观点。或许,对于合作学习和个体学习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导致了这种错误观点。发展合作关系并不意味不需个人努力,个体不是被埋没在众人之中,而是在和别人合作中得到发展。成功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合作精神,而是由于高度个体化的环境的影响使他们自视清高而蔑视学业不良的学生。对于这些人的现在和未来来说,无论作为个人还是学生,都将是一种伤害。
总之,精心营造的合作性学习能让学生在认知上、生理上、感情上和心理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这也是改变许多课堂中的被动学习和非人际性学习现状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