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 9:31:00 浏览:694 来源:成都家教网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上了初中特别不听话,总爱和大人斗嘴吵架,让他往东他偏往西,逆反心理特别强,家长越是事事反抗,采取高压政策,越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更强烈的反抗,那么作为家长,该怎样处理孩子这种反抗才比较好呢?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两个反抗期,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他们会为了争取自我主张,从而获得活动的自由,比如“让我自己穿衣服,让我自己走路”等等,孩子在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剧烈变化的时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开始觉醒,强烈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独立行事。当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您去接他,孩子看到您高兴得不得了,会跑过来与您亲热。孩子上了初中,您还去接他,孩子大多会不理您,或板着个脸,跟同学继续说话,觉得您像跟班一样跟随在旁边,给他丢人,甚至会认为您在偷偷跟踪他,孩子在第二反抗期的逆反心理比较强,由于孩子“成人感”的形成,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力,反抗在家里的从属地位,更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涉,对现有社会地位的欲求不满,孩子会突出的与大人在观念上有很多的碰撞,开始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由于他们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其观念具有幼稚性,表现出主观、偏激、绝对性。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大人的想法与他们格格不入,更反对家长强加给他们的观念。
同时,他们也不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波动。由于孩子生理加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不断出现的“麻烦”,常常让他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中,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如果家长还是按照以往简单甚至粗暴的处理方式只会激起孩子更强烈的逆反思想,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采取方式方法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逆反心理时期呢?
首先,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耐心倾听,不管孩子讲什么,家长应积极的做出反应,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人格的尊重才能更好的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
其次,让孩子投入到实践中,让孩子亲身实践比口头命令要更有效,比如儿子看到西瓜摊卖西瓜就非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人,不买。”儿子不高兴了:“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父亲略一思量,对儿子说:“买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儿子抱着买的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这一体验让孩子感触颇深:“吃个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由此体会到父亲的苦心。
最后是家长不过多的干涉孩子的行为,应当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了解家长的关爱,比如,处理孩子放学晚归这种事情,有的家长是等孩子回家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勒令以后不准晚归。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而有的家长则会尽量压住怒气,心平气和地询问原因,并说明因为不知道你为什么晚归,心里很着急、很担心、希望你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家长的爱心和不易,以后早点回来。相信懂事的孩子听了这一番话后,会为自己的晚归给家长带来不安而感到内疚自责,对家长的干涉行为也不会产生反事情与抵触。
(编者按: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作为家长,不应总是高高在上的去管教,适当的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付出多的关爱,耐心和尊重,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生活中顺利的度过逆反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