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8 15:18:00 浏览:993 来源:成都家教网
儿子上小学后,我开始了“陪读”生涯。每天傍晚,儿子做作业时,我都要在旁辅导监督。
“陪读”政策很快收到了效果。儿子的作业卷面清楚、错误率低,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儿子开心,我也沾沾自喜。直到那天,我一如往常地坐在儿子身旁帮他分析题目,儿子笑嘻嘻地对我说:“妈妈,我觉得我像你的小木偶,你说1我就写1。”儿子无意的一句话,让我猛然一惊。是的,不知道何时起,我已经逐渐把儿子变成了我的牵线“木偶”。
回想这段时间的“陪读”生活,我发现,“陪读”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的“陪读”帮助儿子理解题意,提高学习效率,认真仔细完成作业,都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儿子开始依赖我的“陪读”,碰到难题就不去思考,总要等着我给他分析,孩子的学习独立性和主动性没有了。
我开始改变“陪读”方法。儿子再次遇到难题时,我不再急着给他分析,而是要求他先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做看。起初,儿子没有信心,生怕做错题。我鼓励他:“没事,试试看。这个题目的确很难,你做错了妈妈也不会批评你,反而要表扬你,因为你能勇敢地向‘堡垒’发起进攻!”这片“减压药”很有效,“服”了几次之后,再遇见学习上的拦路虎,儿子就会主动和它作战了。
当“陪读”转化成“培读”,我感觉自己真正把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根拐棍递到了孩子手上,自己终于放心地松开了搀扶孩子的手。